開店平台費用差異比較—給追求最高性價比的你
前言
上一篇 開店平台比較分析 我們從自身的本位、現況O2O的發展,來一步一步解析適合你的開店方案,但作為老闆、創業者、專案經理——管控預算的你,最在意的莫過於「性價比」:如何用最實惠的價格,創造最大的效益。
今天我們就從開店系統平台所要支出的「費用」,來剖析、比較費用差異性,來選擇最符合「性價比」考量前提的開店方案。
開店平台費用比較
根據統計分析,選擇以開店平台發展EC的產業多為批發與零售業,其中又以飾品、服裝買賣為大宗,按105 至 106 年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報告:批發與零售業 YOY 數值為 3.64%,並以 10 年為期,將總營收劃分三個等級:600萬、1,000萬、3,000萬,來分別針對所需支出的平台費用進行比較。
從公司/品牌的年營收來剖析EC建置的性價比最佳解,這還只是簡略分析,更深入可以探究到產品毛利率、客單價、利潤到人事成本支出,但在本文都暫不考慮這些,只以「年營收」來分類,讓你可以快速、簡易地從營收總金額的面向決定建置EC到底要採用自建還是開店平台,如果要選開店平台,又可以怎麼選?你可以根據公司/品牌的年營收來對比、參照性價比最高的方案。
※ 還沒看過開店平台收費規則的朋友可以點擊 2022地表最強電商開店平台比較與推薦方案:Shopify、91APP、SHOPLINE、Cyberbiz 前往閱讀。
LV1:年營收600萬
圖1:年營收600萬之開店平台費用比較圖
當公司/品牌的年營收落在 600 萬上下時,按圖1的曲線圖可以看到除了第 1 年在初期EC建置的費用各平台有較大差異外,第 2 年之後基本上 91APP 的平台支出費用最高,在這級別中完全無法列入待選區。
在 600 萬的級別中,最實惠的方案是 Shopify,但它的缺點在於無法串接其他平台,若你屬意 Shopify,那長遠性的考量可能要多加琢磨。
其次則是 SHOPLINE,費用支出曲線相對平穩,隨著每年營收增加,平台支出亦向上增加。
第三是 CYBERBIZ,從第 1 年到第 10 年的費用支出都高過於 SHOPLINE,逐年增加的支出費用幅度也更大,也就是越付越多錢。
最後,自建平台在初期的費用支出雖然最高,但第二年之後,支出是所有平台中最為固定、可控,和 SHOPLINE 不相上下,從第 11 年開始每年平台支出低於 SHOPLINE。
LV2:年營收1,000萬
圖2:年營收1,000萬之開店平台費用比較圖
當公司/品牌的年營收為 1,000 萬時,從圖2中可以看到除了支出最高的91APP、支出最低的 Shopify之外,選擇競爭來到了 SHOPLINE 和自建平台的比拼。兩者最大的差距就是首年支出,在初期自建平台建置費用高的狀況下,SHOPLINE 依然佔有優勢,但在第 2 年開始,其支出就高於自建平台且費用越來越高。
還記得在 自建平台與開店平台的差異 一文中有提到「系統BBQ、資安未爆彈」,根據歷年來使用 SHOPLINE 開店平台者的分享,每年系統崩潰至少兩次跑不掉,當天不僅掉單、廣告費只能丟到水中有去無回,其資安問題也屢見不鮮。
以年營收 1,000 萬換算,當機一次(以24小時計)加上廣告費至少損失 3 萬以上,1 年就 6 萬以上,而資安一旦爆發問題,救援的費用也十分高昂,以首年建置費用差異 40 萬左右的額度計算,公司/品牌還能承受多少次當機、多少次資安問題?
別忘了,如果遇到轉換平台、系統轉移,這又是另一筆支出!整體計算下來,反而是自建更有利!
如果你的公司/品牌年營收座落在這個級別,除了開店平台的選擇外,其實更有本錢和底氣可以考慮拚一波自建,將資源和所有權囊括、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LV3:年營收3,000萬
圖3:年營收3,000萬之開店平台費用比較圖
當公司/品牌年營收來到 3,000 萬以上,根本不用考慮,最佳選非「自建平台」莫屬,榮登性價比最高的開店建置方案!
首年支出費用雖高於 SHOPLINE,但在第 2 年直接追平差額,還倒賺更多、利潤向上提升!沒有開店平台使用者們的種種擔憂,人員只需要專注在拓展行銷、業務的工作上,並持續不斷優化商品,為公司/品牌創造更大利益!
開店平台性價比總整理
級別 | 年營收 | 性價比(高至低) |
---|---|---|
LV.1 | 600萬 | SHOPLINE > CYBERBIZ > 自建平台 > 91APP |
LV.2 | 1,000萬 | SHOPLINE = 自建平台 > CYBERBIZ > 91APP |
LV.3 | 3,000萬以上 | 自建平台 > SHOPLINE > CYBERBIZ > 91APP |
結語
只要你的公司、品牌、產品夠有能力,選擇「自建平台」,在長遠考量下,絕對更加有利基、優勢!
當年營收越高,越不建議使用開店平台方案,因平台費用只會隨著公司/品牌的強大,付出的更多,但這支出的投注,不是讓公司變得更好,而是繳交給了開店平台維持其平台營運、開發「多數決」功能。
當然,你可以說:「有錢就可以任性!」像是 Adobe 收購 Figma 一樣,沒在怕,想怎麼選就怎麼選!
但營收越高,開店平台抽成繳付的金額就越高,這筆錢若可以用來下廣告、做行銷,增加品牌曝光度與市佔率,強化拓展,豈不更有實質用處?